产品目录   Product
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关系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关系

更新时间:2017-06-02      点击次数:1304

互联网全民创业如火如荼进行两三年后,市场似乎已经开始冷却,尽管很多创业公司昙花一现,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被生活互联网化支配的*感一直持续到我因为新工作进入了工业生产领域便戛然而止。不禁陷入沉思,为何制造业与互联网的爱火燃得如此之慢?

美国经济学家Vaclav Smil写了一本书《国家繁荣为什么离不开制造业》并且在书中写道:“现代经济应该具有非物质性,以及制造业在后工业时代无足轻重的说法,纯属是对基本现实的误读。”鄙人愚见,觉得Smil这句话放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中国尤其贴切:
当xx工厂王老板在办公室打开手机点外卖并用支付宝付款,轻松用手机实现了转账,又通过视频直播让异地的客户观看产品并实现了在线购买。此时,走进生产线,打开机器,操作系统是熟悉的Windows xp启动画面,每条生产线都有很多员工每天在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迟早要被机器人取代),而一台高价从国外买回来的进口机器*作用—被束之高阁当做参观的展品。
上述场景真是让人可叹可悲,但究其原因,为何制造业转型升级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基于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网络+终端)使传统行业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的过程。而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又离不开软件、硬件、服务的升级。进一步拆解来看:
1.软件方面:
服务于制造业的软件具备一个极其鲜明的特点:软件和设备绑定,且来自不同生产商的具有同样功能的设备搭载的软件系统*不一样,每个厂家的设备都有自己执行的“标准”。
这个特点导致的结果就是生产在行业内不能被*标准化,控制差异的*办法就是同一生产环节只采用一个产商的设备,王老板感叹,不是不想升级转型,而是更换一套设备的成本之高实在是难以承受,如果不是不能用,坚决不换设备。光是一个生产环节就被不同的软件标准卡住了,要变革升级整条生产线谈何容易。
2.硬件方面:
工业机器人、传感器、RFID、3D打印、机器视觉、智能物流(AGV)、PLC、数据采集器、工业交换机技术单拆开来看,都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但是把这些成果都运用到生成实践领域的时候面临的一个困局,短期来看,巨大部分生厂商更换设备的成本是远高于旧设备所带来的盈利,从更换新硬件到新硬件创造盈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以“数量”盈利的加工大国中国来说,推动制造业设备升级也是难上加难的。
3.服务:
正因为制造业相关的软硬件都没有标准化,这对提供顶层设计、系统集成的咨询公司在做方案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要去熟悉了解生产线每个环节的软硬件服务并作出该企业的服务方案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相信也不是一般的工厂能够支付得起的。
也许很长一段时间里,王老板的设备还是要被当做展品,但我们应该看到希望,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的发展,终有一天,王老板可以像点外卖一样,只要拿着手机就可以控制整条生厂线了。

Baidu
map